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主流長583公里,流域涉及省內杭州、衢州、金華、紹興、麗水5個設區市,共22個縣(市、區)。流域內面積、人口、GDP總量均占全省約1/3。
“今年1~5月,錢塘江47個省控斷面水質均為Ⅰ~Ⅲ類,同比上升19.1%,無Ⅳ~劣Ⅴ類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8%、41%和14%。錢塘江總體水質為優。”這是記者在浙江省環保廳獲得的錢塘江環境質量最新數據。
而2015年錢塘江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為87.2%,同比2014年也大幅上升12.7個百分點。污染易,治理難。為何錢塘江水質能這樣快速地連年改善?
“幾年來,錢塘江流域以河長制為抓手,扎實推進治水向縱深發展,力度很大,成效明顯。這是全流域、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作為總河長,向大家表示慰問和感謝。”這是錢塘江總河長、浙江省副省長熊建平在錢塘江河長制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肺腑之言。
污染沉疴難以承受
據2010年統計,錢塘江流域化工、造紙、印染三大行業的工業產值占全流域工業總產值的33%,而三大行業的廢水、COD、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到全流域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3%、82%、88%。
雖然經過不斷治理,錢塘江流域水質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在2010年,仍有超過1/3的斷面不能滿足功能要求,尚有4個劣Ⅴ類斷面。錢塘江流域的污染河段主要位于金華市境內,所有超標河段所在地區均存在重污染行業密集的特點。
按照“治理目標高于其他流域、要求嚴于其他流域、進度快于其他流域、成效好于其他流域”的要求,圍繞《錢塘江河長制工作方案》、《錢塘江水環境治理方案(2014~2017)》及相關工作計劃,浙江省開展了整治錢塘江等一系列行動。2015年,浙江以消除錢塘江流域省控劣Ⅴ類水質斷面為目標,編制了錢塘江水環境治理2015年工作計劃。
經過各級各部門努力,截至去年年底,錢塘江流域47個地表水省控斷面中的劣Ⅴ類和Ⅴ類水體被全部消滅。“十二五”期間浙江開展的六大重污染行業整治全面收官,錢塘江流域內地方特色行業如富陽的鋁型材、諸暨的建材、浦江的水晶、衢州的石灰窯、麗水的鑄造等行業的整治初顯成效。
“錢塘江變得十分清澈,在一些水比較淺的地方,可以看見水中有許多小魚游來游去。要知道以前錢塘江的水很渾濁,經常是黃色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這是杭州濱江區高新實驗學校四年級的3個小朋友前不久寫給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的一封信。他們所在的水質監測小組24名隊員,4年來一直對西湖、錢塘江等進行不定期的水質取樣監測。孩子們親眼見證了錢塘江之變。
一河之長守河有責
河長制并不是新鮮事物。
2013年11月,時任浙江省省長李強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了《關于全面實施“河長制” 進一步加強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施“河長制”,作為新一輪治水工作的有力抓手。當年年底,省、市、縣、鎮(鄉)四級河道實現“河長制”全覆蓋。全省跨設區市的6條水系干流河段,分別由6位省領導擔任河長,省級相關部門為聯系部門,沿線設區市、縣(區)政府為責任主體。
義烏市委副書記葛國慶,擔任東陽江義烏段的縣級河長,主抓塔下洲劣Ⅴ類斷面治理。今年1~5月,國控塔下洲斷面由2013年劣Ⅴ類改善至Ⅲ類。義烏市7個省市控斷面和3個交接斷面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達標率為100%。
像葛國慶這樣的河長,在錢塘江流域沿線,還有很多很多。
根據《錢塘江河長制工作方案》,總河長肩負指導、協調、督查、考核四大職責。杭州、紹興、金華、衢州、麗水5個設區市流域內均要分級設置市、縣級河段長,由市、縣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擔任。
在考核上,對錢塘江河長制實施工作實行分級考核。省河長制辦公室負責對5個設區市河長制工作實施情況的考核管理,各設區市負責對縣(市、區)的考核管理。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核水環境質量、推進水環境治理重點項目、污染減排、消除黑臭垃圾河和落實河長制等情況。考核結果將進行通報納入各級生態建設考核體系,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在近日召開的錢塘江河長制年度工作會議上,總河長熊建平強調,今年要圍繞落實河長責任下更大功夫:一是要規范化。河長有哪些責任、履責不到位怎么追責,要給予明確和規范。特別是對失職的河長,要嚴肅處理,該撤職的撤職,該降級的降級,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對優秀的河長,要給予通報表彰。目前,省治水辦正在抓緊研究具體規定。二是要標準化。河長巡查,多久查一次、查什么、發現問題怎么處置;河長標牌怎么設置和更新,都要建立一套模式,實行標準化管理。今年6月,浙江省治水辦已經制定了相關指導意見并下發。
著眼長效創新機制
治水之道,在于長效機制的建立。錢塘江流域沿線各地在治水實踐中,不斷摸索出各類行之有效的治水機制。
地處源頭地區的衢州市,建立河長履職情況一季一陳述制度,設立“河長制”專項資金,對考核后三名的相關“河長”由市“總河長”約談。
治水任務最重的金華市,則創設了“一口雙哨”的哨長制:每個重點排污口配置一名領導,具體負責排污口整治的統籌協調和推進;同時配置“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一名的監督哨,負責整治全過程的監督管理;配置一名市治水辦干部的指導哨,負責排污口整治日常督促和業務指導。通過“一口雙哨”制,推進排污口綜合整治,倒逼實施相應區域截污納管、雨污分流及污染源整治等治本措施。
杭州市江干區于今年6月6日設立了首個“河長固定活動日”,還將今后每月第一個周一定為“河長固定活動日”。
金華、衢州等地還通過“縣長令”、“河長令”,寫河長日志,強化責任落實。對河長履職不力的問責也越來越嚴厲。
“在工作中,橫峰街道李某某對‘五水共治’重要性認識不夠,履行河長職責不到位,造成了不良影響,經研究決定,給予李某某行政警告處分。”去年10月,臺州溫嶺市紀委發出一份違紀案件通報。這是溫嶺首例領導干部因“五水共治”履職不力而被查處的案件。
除了人力的監管,今后的錢塘江流域的水環境監管將更加智能化。目前,浙江省已建設了浙江省(錢塘江)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了相關手機APP應用。今后,無論走到哪條河流,只要打開手機APP,這條河流的河長及其履職情況、河流及其水質情況、具體聯系部門和監督電話等均能查詢。公眾還可第一時間將河流污染情況上傳手機APP,第一時間參與監督舉報,構建全民參與的治水作戰網絡。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