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遞增,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趨增多,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清河。小清河每年的枯水期達4個月以上,由于無清水補充,水質急劇下降,污染十分嚴重,常年黑臭,魚蝦絕跡。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污染侵襲,兩岸土質逐年退化,農作物大面積、大幅度減產,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同時對萊州灣的水質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小清河發源于濟南市四大泉群,源頭是濟南西郊玉符河。歷史上,小清河一直承載著濟南的排洪、防澇、灌溉、航運等多種功能。曾經,小清河是一條繁忙的河,古代金元之后多以其運鹽,故又稱“小鹽河”。上世紀八十年,隨著工業化步伐加快,小清河兩岸建起了千余家工業企業,而近一半企業缺乏污水處理設施。同時,生活污水成倍增長。小清河的水質受到嚴重污染,水產養殖和蓮藕種植遭到毀滅性打擊,水生物也基本滅絕,變成一條臟河、臭河。小清河濟南段2007年開始開展綜合治理,經過多年持續不斷整治,水環境質量明顯得到改善。
小清河流域
小清河地區土地利用規劃圖
污染情況分析 近年來,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遞增,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趨增多,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清河。小清河每年的枯水期達4個月以上,由于無清水補充,水質急劇下降,污染十分嚴重,常年黑臭,魚蝦絕跡。沿岸地下水系也受到污染侵襲,兩岸土質逐年退化,農作物大面積、大幅度減產,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同時對萊州灣的水質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小清河污染不斷
治理措施 小清河是濟南市區唯一排洪河道,小清河防洪問題也就是濟南城市的防洪問題。根據泉城濟南小清河流域情況和洪水特點,規劃流域100年一遇洪水總體上按照“上截、中滯、下排”的方式來防御。“上截”:即利用臘山分洪道向黃河跨流域分洪;“下排”:即利用濟南市區外小清河的現狀河道, 最大限度地排泄洪水;“中滯”:采取上述兩種措施后,尚有1800萬m3 洪水,需臨時滯蓄、錯峰排泄,把濟南市小清河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1.構筑防洪防澇
小清河正在清淤
河道截污工程,總體上按照清水走河道、污水走管道的方式。小清河兩岸應鋪設污水暗涵,加快城市橫貫東西的污水干管建設,全面收集城區污水,實現小清河“清污分流”;并與已建成的興濟河、蓋家溝兩座20萬t的污水處理廠連接,實行集中處理。中水可輸送到北湖和華山湖作為景觀水。從長遠來看,城市治污力度加大,污水實現零排放后,沿河污水干管可以作為貫穿市區東西的城市各類管線預留空間,為未來城市管線鋪設奠定基礎。2.河道截污
在城市各支流小清河入口處建設控水控污建筑物,每座建筑物由攔沙坎、自動攔污柵、沉沙池和入清節制閘4 部分組成。其作用為截斷支流污水,將污水導入污水干管, 同時攔截支流泥沙和漂浮物。在建筑形式上,采取一站一景的方式,高標準建設,形成景點。3.修建控水控污建筑物
控水控污建筑物
濟南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市,要把污水管網連到家家戶戶,難度較高、投資巨大,且實施時間較長。因此,以小流域為單元,以社區為單位,建設社區小型污水處理工程,進行小流域污水處理,既投資少見效快,又便于市場化操作。再配套實施分質供水、優水優價和利用河道調蓄中水造景等綜合措施,是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的有效措施。4.修建社區小型污水處理站
中型居民社區生活污水處理
河道斷面采取下部矩形、上部梯形、中間退臺的復式形狀, 敞開河道, 使河道水面、河岸綠化、河岸景觀形成一體。5.建設生態駁岸
小清河河道規劃斷面
現狀斷面
小清河屬資源性缺水的季節性河流,非降雨時河道水量較少。為實現河道水量常年豐沛,沿河可設置梯級彩色橡膠壩,調節河道水位,層層攔截,最大限度地把有限水量留在河道中,延長水流在河道里的時間。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小清河水面景觀,又可洪水資源化、解決資源缺水的問題。6.增建彩色橡膠壩蓄水
橡膠壩蓄水
目前整個園區水面形成了1000畝荷花、5000畝蘆葦蕩的生態格局。在水域寬闊的濕地西南部位,設計了面積500畝左右的觀荷區,在航道線上荷花與蘆葦也是交錯呈現的。小清河濕地公園是濟南海綿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將有效改善小清河周邊生態環境。7.修建小清河濕地公園
小清河濕地公園
小清河現狀一角,仍有部分地方改善不佳
盡管,小清河的治理并不十全十美,仍有部分地方改善不佳,污染事件時有發生。但其確實切實的做到解決了部分生態環境問題,使小清河成為城市北部的生態景觀帶,成為濟南市區的保障帶,實現了可持續發展。也有非常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小清河流域濟南段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工作還需有待進一步加強,督促截污工作盡快落實,改進征地、審批等程序,使滯后的工程按時完成,不打折扣的切實執行治理措施,小清河才可能“長治久安”。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