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走訪連州幾條主干河流發現,河道兩旁垃圾成堆的現象亟待整治:有許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河水較清澈河段,多被水草、瑣碎垃圾覆蓋;在一些小溪渠岔口,到處是丟棄的農藥包裝袋、塑料袋、瓶瓶罐罐……這樣的場景與沿岸美好鄉村建設背道而馳。
毋庸諱言,近年來連州市投入大量資金,致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澇功能:建成了總長近50多公里、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河堤工程;完成三江河(連州段)加固工程綜合治理工程;建成了瑤安、保安、大路邊、星子、東陂、西岸六個鎮區所在地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工程。它們有效地保障沿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和防洪安全。然而人們在盡享河流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有意或無意地破壞河流的生態環境,河流污染問題日益嚴峻。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建立河道管護機制,去年連州市出臺了《連州市主要河流“河長制”實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導、水務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河道良性管護機制,但是“河長制”管理機構尚未健全,部門職責分工有待進一步明確,制約了農村河道整治工作的進展。
此外,導致河道污染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村民的自身環保意識不強,河道是垃圾的最終處理地已成為慣性思維;管理監督不到位。農民隨意丟棄生產生活垃圾進入河道,不會受到懲戒或勸解,同時由于河道邊長期住戶多,管理上困難重重;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農村已配備的公共垃圾桶數量少,維護也不到位,村民不愿舍近求遠,尤其是建筑垃圾,量大運輸不方便,就直接拋在了門口的河道中。
筆者認為,整治農村河道污染,政府要做好投資者和指導員的重要角色。“河長制”的目的是要確保建立長效管護機制,讓河長治,關鍵是各級政府要落實經費和管護人員。資金如血,沒有資金,一切都是惘然。河道維護經費是河流治理、完善落實“河長制”的重要物質基礎。市、鎮財政對河道管護的投入直接影響到落實“河長制”的進程。河道維護經費若未能較好地落實,直接導致各項工作開展的進度。政府還要切實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引導農民改變有垃圾就傾倒河道的慣性思維,向村民宣傳河道污染的嚴重性,在河道沿線投入更多警示牌,安排專兼職人員定期巡視。
同時,政府要加大獎懲力度,提高監督管理能力,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制定舉報有獎等政策,讓農民群眾共同參與到河道治理中來。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建立各類沼氣池、集中處理廠等,既解決各類垃圾無法處理污染河道問題,還可以集約資源變廢為寶。
完善“河長制”,整治農村河道污染問題絕非朝夕之功,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希望連州各職能部門、村(社區)、企業和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行動起來,各盡其職,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新連州獻出一分力量。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