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五水共治”以來,衢州市積極探索全流域、生態化的綜合治理“黑臭河”新路徑,在廟源溪、石梁溪“兩溪”治理中,創新全線連片整治、岸上岸下同治、旅游景觀綜治三大新模式,原來的“黑臭河”變成“生態河”。
衢州市創新模式,從單一治理轉向全流域治理。首先,實施全線連片整治。對“兩溪”流域整體規劃,結合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特點,以河道為主線,分別打造“生態旅游”、“集鎮休閑”、“產業服務”功能區,全線連片全方位綜合整治。
其次,加強岸上岸下同治。岸上岸下治水兩手抓,全力打好全流域實施生豬禁養、全區域禁止河道采砂、全轄區實施潔水養殖、全覆蓋落實三級河長制等“五水共治”組合拳。目前,落實各級河道長123名,累計禁養生豬16余萬頭,開展環境執法檢查50余次,制止非法采砂行為120起。完成“潔水漁業”示范點創建7個,建成綠色浮島6000平方米,新建“稻田養魚”基地兩個,面積280畝,完成塘庫生態化改造956畝,劃定及整治禁限養區9000畝,243座水庫山塘全面實現潔水養殖。
第三,推進旅游景觀綜治。衢州市按照“以原生態河道為主,人工景觀措施為輔”的原則,減少人為破壞,凈化和保護河道原生生態系統。通過對沿河兩岸生態景觀體系改造,將河道治理融入城市公共空間,使其成為居民的濱水休閑走廊,凈化、美化周邊大環境。在沿線實行全面截污基礎上,通過補水、水質凈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質變清,達到Ⅲ類地表水標準。通過對河道生態改造,恢復河道生態功能,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衢州“兩溪”治理呈現出三大亮點。一是實現了生態大變樣。通過改造“兩溪”流域上下貫通的騎行道和游步道,建成多個集健身悠閑運動休閑精品帶。在流域中段集鎮區域將濱江綠道與竹海、橘海景觀等相互串聯,建成森林氧吧體驗帶。
二是實現了水質大提升。通過生態化治理改造,“兩溪”水質從原來水污氣臭的“黑臭河”變成生態優美的“生態河”。據監測顯示,廟源溪交界斷面水質合格率從去年底的20.3%上升到84.7%,石梁溪水質合格率從59.3%上升到92.4%,達到國家Ⅲ類地表水水質。
三是實現農民大增收。以“兩溪”整治為抓手,推動“三換一改”工作、產業轉型促增收。積極推進“豬棚換大棚”等工程,確保生豬養殖用房拆除后農民就地實現轉產轉業。
目前,總投資2.78億元的“兩溪”流域改造已完成投資1.29億元,河道生態得到極大改善,成為全市十大鄉村旅游風景線,帶動沿線3萬多農民實現轉產轉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245元,累計增收超3億元,“兩溪”流域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全區水平11.5%。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