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連降暴雨,多個城市內澇嚴重,如武漢市一周降雨量累計超過600毫米。據媒體報道,7月6日武漢市路面交通基本癱瘓,地鐵被雨水淹,市民出行困難重重。
一場暴雨,城市“看海”,當然這與持續降雨,雨勢迅疾有關,也與城市綜合排水系統不能適應老天爺的降雨密切相關。然而城市防治內澇還有許多“隱形”短板,如城市濕地退化、湖泊減少等重要原因卻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在涵養水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城市濕地退化、瀕臨消失,導致吸收、儲蓄雨水的功能明顯衰退。以武漢為例,60年前有湖泊127個,被稱為“千湖之城”,如今只剩下30多個,湖泊面積縮減230平方公里,許多湖泊河流被填埋造地發展房地產,這完全是生態短視。
因此,補“短板”需要與建設“海綿城市”有機結合,共同規劃;治內澇要與修復生態相結合,形成溝河湖泊、濕地與地下水道縱橫交錯,聯網貫通的格局。當暴雨突襲時,城市能迅速地聚積和發揮排水與吸水的強大功能,將雨害化為雨利。湖泊、濕地是城市的“臟腑”,不僅能有效防范城市內澇,還能改善城市的生態系統,調節氣候,減少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稀釋和“吞食”PM2.5。城市要有長遠的生態視野,恢復被填埋的湖泊,在城市周邊多建濕地公園。
洪水是“猛獸”,但也是資源,盡可能地“聚集水、留住水、涵養水、用好水”才是水系治理規劃的關鍵。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是修建雨水池用于截流及利用雨水,削減雨水的地面徑流,降低城市洪澇危險,值得借鑒。城市公共建筑及住宅小區應規劃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化害為利,晴好天氣,收集的雨水還可用于澆灌綠地等。這樣既化解了城市洪澇之險,又節省了自來水,可謂一舉兩得。
水系規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自然修復和人工治理同樣重要。濕地的命脈作用不僅體現在水文上,更與土地、動植物、氣候息息相關。著力恢復和保護性開發濕地,將能發揮出其調節氣候、防災抗災、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作用。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快速、大范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沖破。事實告訴我們:保護濕地已經刻不容緩。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