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里長溝二支全長不過700米,在過去的10多年里,它一直是邁皋橋地區居民的一塊“心病”:河里污水橫流、垃圾成堆,河道兩旁搭滿違建。可現在,這里已經大變樣,昔日的臟亂差景象不復存在,不僅河水變清了,而且成了附近居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
從昔日的“龍須溝”變成今天的美公園,棲霞區和邁皋橋相關部門在南十里長溝二支的治理中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黑臭河道整治答卷。這份答卷,與該區在整治過程中下真功夫真下功夫,尋求標本兼治之道密不可分。
現如今,城區黑臭河道,已成為市民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之一。正如南十里長溝二支附近居民所言,讓河道變清變美,不僅是環境工程,更是改善居民生活的民心工程。因此,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僅今年就在建成區列出重點整治36條黑臭河道的目標任務。然而,目前時間已過去大半,水務部門及環保部門對36條河道40條河段進行評價后發現,僅有8條河段實現了非黑臭。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相關部門沒能抓住河道黑臭根源的標本兼治是重要原因。河道常年黑臭,大多是因為生活污水直排、沿河環境臟亂差、違建多、淤泥多,然而,在一些黑臭河道的治理中,相關部門卻忽視了這一點。比如,某區在治理一條黑臭河道時,只滿足于治標,對河中淤泥穢物進行清理,雨污分流、截污、河岸綠化等治本工作卻沒有同步進行,結果,這條耗資千萬元整治的河道,不到半年就再度黑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南十里長溝二支的整治中,相關部門求真務實,一方面注重找準河道黑臭的根源,另一方面從改善水質及居民生活環境的需求出發,特別注重河道整治的效果,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黑臭河道標本兼治之路。比如,針對河道兩旁違建多這一實際情況,棲霞區率先啟動了沿河1萬多平方米違建的拆除工作,然后同步進行河道整治和河岸綠化工程。河道整治立足于知“家底”、察實情,從細節入手,將問題分成雨污分流、截污和清淤三塊一一攻克。清淤工作尤其能體現出這一點。報道說,南十里長溝二支整治的最大難點是一段100多米的暗涵清淤,因深達2米的淤泥充滿沼氣,相關部門請專業機構反復驗證后才確定了清淤方案,而為了保障安全,每次施工前都會先放一只活雞進去探測空氣,僅這段暗涵的清淤工作,就用了4個多月。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南十里長溝二支整治完成一個月以來水質穩定,和唐家山溝以及溧水區南門河一道,已經基本達到了年度目標。目前,我市還有不少黑臭河道和之前的南十里長溝二支一樣,存在生活污水進入、沿河環境臟亂差、違建多、暗涵多等問題,將這些黑臭河道變清變美,需要各河道的責任部門借鑒南十里長溝二支的整治經驗,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將《南京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水環境整治的要求落實、落細,對黑臭河道治表先行、治本跟進,把它們打造成清水河道、生態廊道、排洪通道、親水步道,真正做成一項民心工程
原標題:整治黑臭河道,需下真功夫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