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街街道下樟村有一塊種植美人蕉、綠草皮的人工濕地,它看似極其普通,地底下卻埋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扮演著全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重要角色。經過這道污水處理終端后,原本散發(fā)著臭氣的污水變成汩汩清水……去年,像這樣的小花園在全市范圍內“遍地開花”,今后還將有更多村子開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記者從市農辦獲悉,按照我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實施計劃”,2014年至2016年,全市要開工建設387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行政村覆蓋率達90%以上,惠及3.69萬戶,受益率達70%以上。今年,全面啟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90個村,其中80個村開展生態(tài)化綜合治理。
市農辦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我市之所以大手筆投入、大力度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眼下農村水環(huán)境治理現狀密不可分。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使得一條條原本清澈的河流變成“黑臭河”,影響村民生活,也無法有效保障耕地灌溉。
據了解,按照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處理模式和排放標準,結合村莊地理區(qū)位等基礎條件,我市優(yōu)先考慮將污水接入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不具備條件的,視情況建設集中型、聯村型、聯戶型、分散型處理設施。兩翼地區(qū)因為村莊地形復雜,村莊布局和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難以納管收集集中治理,為此我市推出了全省首創(chuàng)的生態(tài)化綜合治理模式。
今年,市農辦建立了質量巡查制度、問題銷號制度、鄉(xiāng)鎮(zhèn)(街道)負責人聯系制度等多項工作制度,推進工程建設進度,狠抓工程質量關。同時,在農村污水治理評審方面總結經驗,嚴把污水治理設計關,推行項目現場評審會制度。通過“現場指出問題、現場提出疑問、現場解決問題”三個環(huán)節(jié),把設計方案和項目實際緊密結合,一次性解決設計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截至9月底,2014年項目村完成鄉(xiāng)鎮(zhèn)級別驗收162個;2015年實施村實際開工建設194個,基本完工80個,新增受益農戶11149戶,開工率為102.1%,完工率為42.1%。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