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白鷺翩飛,江畔蘆花飄絮, 綠油油的菖蒲、嬌艷的美人蕉……這樣的原生態美景,居然時隔多年在浙江省金華東陽市郊的東陽江畔再次出現,給了市民一個不小的驚喜。
“這里是今年新建的東陽江濱景觀帶濕地公園,主要用于處理東陽市污水處理廠尾水,日處理規模達到6萬噸。”東陽市環保局局長馬旭升介紹說。
作為浙江省“五水共治”重點工程之一,這個總投資1.2億元的濕地公園,將治污與休閑功能有機結合,規模為全省最大。同時,東陽市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經過濕地公園處理后,流入東陽江,對改善東陽江水質起到一定作用。
污水廠尾水進人工濕地
東陽江是東陽的母親河。前些年,由于工農業、生活污染,東陽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下游與義烏市的交界斷面水質時有超標。
位于東陽江出境斷面上游幾公里的東陽市污水處理廠,每天數萬噸的入江尾水,也是造成出境斷面水質超標的“元兇”之一。
2014年初,東陽江濱景觀帶濕地公園正式開工。今年5月,濕地公園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以前沒有這么大的同類工程。”負責設計建造的華東勘測設計院環境生態院總承包室主任韓萬玉說,這個濕地公園沿江而建,長達1100米,寬約120~150米,總面積約246畝。
“我們采用的是生態氧化池+生態礫石床+復合人工濕地模式,既有相對成熟的工藝,也有我們最新的科研經驗。”韓萬玉介紹說,污水處理廠尾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濕地公園后,首先進入生態氧化池,利用池中好氧菌和硝化菌分解有機物,并將氨氮轉化為硝態氮,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
生態礫石床則是通過放置一定厚度的生態礫石為填料,以填料上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去除氨氮,同時沉淀去除生態氧化池中帶出的懸浮物。生態礫石床上層覆蓋通氣性土壤,表面種植植物,能極好地融入濕地公園景觀。
通過生態氧化塘處理和生態礫石床的過濾,污水廠尾水再通過提升泵打進復合人工濕地。垂直流人工濕地,污水從濕地表面縱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氧的傳遞速率和消耗量大大提高,極大地提高了濕地植物池的處理效果。而水平流人工濕地污水則是從濕地一端橫向流向另一端,有利于反硝化脫氮。
東陽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濕地公園有三大亮點:“首先,氧化池采用生態工法建造,完全融入濕地景觀,讓人看不見任何鋼筋混凝土;其次,產品獨特,浮動濕地由天然植物纖維構成,使用年限可達20年以上;第三,組合了人工濕地常見的工藝,將垂直流、水平流和表面流綜合運用,起到1+1+1>3的功效。”
四季植物保證出水達標
人工濕地來處理污水,到底能有多大效果?
“我們處理的是東陽市污水處理廠一、二期的污水尾水,加起來約6萬噸。”韓萬玉說:“濕地公園設計進水水質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處理出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標準。
去年東陽市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改造,現在濕地公園進水水質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現在處理出水已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
“冬天綠色植物枯萎后處理出水還能達標么?”
面對記者的疑問,韓萬玉表示,他們的工程人員涉及十多個專業,既要滿足治污處理工藝要求,又要考慮景觀要求。因此,濕地公園內種植了蘆葦、茶梅、水生美人蕉、睡蓮、木芙蓉、珊瑚樹等近百種植物,形成春花、夏蔭、秋實、冬綠的四季景觀。即使是冬天,也能保證出水的穩定達標。
“濕地公園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設置了監控設施,對COD、pH、氨氮、總磷等指標都實時監測。出水先流進一個新建的人工湖,再通過泵排入東陽江中。湖邊現在經常有人釣魚呢。” 東陽市污水處理廠廠長徐躍生告訴記者,待工程全面驗收后,將由東陽市污水處理廠接管濕地公園的日常管理運行,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根據監測結果顯示,今年1~9月,東陽市東陽江流域地表水省、市控制斷面水質持續轉好,按月均值統計,6個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達標率為100%。
為確實掌握人工濕地處理效果,金華市環保局調閱了各人工濕地的歷史監測數據,并按運行周期組織長時間跟蹤監測。
監測數據表明,人工濕地對污水處理廠尾水凈化作用總體是有效且明顯的。
金華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全市各地人工濕地建設運行來看,污水處理的效果是明顯的,建造人工濕地可以進一步降低排水濃度,改善流域水質。同時,濕地的建設可以改善局部環境面貌,為城市增加綠地和水面,規劃得當還可以帶動周邊地塊開發,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潛在的經濟效益都非常明顯。
處理效果受多種因素制約
人工濕地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運行機理非常復雜,治污效果的好壞受到面積、形狀、工藝、植物、進水水質和類型、季節氣候等多方面影響。
金華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越是占地面積大的濕地,尾水在濕地中的流動距離較長、停留時間久,污染物在濕地里就能得到充分分解吸收,凈化效果較好。從處理工藝來看,潛流加表流、垂直流加水平流工藝比單純水平表流工藝,植物+生化前處理濕地工藝比單純植物處理工藝濕地效果要好,但同時也面臨投資大、運營成本高、難度大的缺點。
研究發現,不同植物的處理效果差別也很大,對不同污染因子去除效果也不相同,必須科學合理組合。
從各地實踐來看,蘆葦、再立花、茭草、茨菇等水生植物去污效果比較明顯。從進水水質和類型看,進水濃度高,污染物去除效果體現就比較明顯,反之,則比較有限。另外,進水中若工業廢水量大,則出水比較渾濁,而進水若以生活污水和畜禽養殖廢水為主,出水就比較清澈。從季節氣候影響來看,氣溫高、植物生長活動旺盛的春夏季節,處理效果比較好;氣溫低、植物生長緩慢枯死的秋冬季節,處理效果比較差。
眾所周知,運行維護對保證人工濕地處理效果非常關鍵。
“人工濕地要想運行好,三分運行七分管理。”徐躍生告訴記者,人工濕地本身運行成本并不高,主要是電費等開支。但除了設備維護,人工濕地公園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用于水生植物的管理、清理,確保不同植物不同季節的處理效果。同時,公園垃圾的日常清運管理也需要投入,綜合下來,處理每噸尾水需要0.25~0.26元。
金華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的濕地建設中,需要從建設選址、面積布局、工藝選擇、植物選配等方面進行系統科學論證,提出高質量的建設方案。同時,要把尾水人工濕地作為污水處理廠處理工序的一部分,理順管理體制,實行專業化運行管理,加強運行處理日常跟蹤,切實提高人工濕地運行水平。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