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安放4臺納泡機、8臺推流器,采用納米氣泡水體透析技術+水生植物生態修復技術,實現對黑臭河道的有效治理,這個經驗好!”日前,清華大學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王樑來到東關街道后濠湖,看到上虞納米技術治水的做法后贊嘆不已。
后濠湖位于東關街道中心區域,之前因為受生活污水影響,水體富營養化嚴重,透明度不到10cm,地表水也長期處于劣V類水質。雖經護坡修建、河底淤泥清除等治理,但效果仍不明顯,成為我區最難治理的水質較差河道。
“2015年8月,上虞引進‘納米氣泡水體透析技術’,作為對工程治理的補充,經過3個月時間的治理,后濠湖水質治理明顯好轉,氨氮含量為8.76mg/L,COD為20mg/L,總磷為1.1mg/L,溶解氧5.0mg/L,水體透明度達50cm。”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后濠湖水體水質已由原來的劣V類水質變為Ⅳ類水質。
“運用科技手段破解治水難題,這項納米技術讓黑臭河變清了。后濠湖治理的成功經驗,讓我們在上虞找到了一道科技治水的良方。”王樑表示。
據悉,此次前來上虞調研治水工作的還有河北省建設廳原廳長、現任中國產學研聯合會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鄧澤洪和中國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李秀果等一批專家學者,當天他們還圍繞上虞推進治水工作的做法紛紛展開討論。
“浙江省的治水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這次我們專程來上虞調研,發現上虞運用科技治水的做法,很適合借鑒到北方部分地區的水環境治理。”鄧澤洪說,后濠湖的水環境治理,是活生生的樣板,具有現身說法的重要意義。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