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策 深圳河湖治理方案將更為細化
深圳新聞網
深圳灣的水環境正日趨迷人
深圳河的有效治理讓城市也充滿生機
全國人大重點督辦建議調研組在粵調研河長制推行實施情況,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地區因有效推進河長制,得到了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于日前出臺的《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映射著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決心。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河長制,對解決深圳市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流、湖泊、水庫、濕地、滯洪區、海灣(以下簡稱河湖)健康,完善水治理體系,補齊水環境治理短板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級河長打通市、區、街道 三級組織體系
根據河長制的架構,河湖的自然屬性、跨行政區域情況,按照全市統籌、領導掛帥、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市、區、街道三級河長組織體系。
市河長辦負責制定河長制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協調“一河一策”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監督河長制各項任務落實,組織開展對下一級河長考核,建立河湖檔案以及開展河湖保護宣傳等。
市河長制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河長辦)設在市水務局,與市治水提質指揮部辦公室合署辦公,辦公室主任由市水務局局長擔任。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貿信息委、市科技創新委、市財政委、市規劃國土委、市人居環境委、市交通運輸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監察局、市審計局、市住房建設局、市水務局、市城管局、市軌道辦、市水務集團等部門為成員單位。
遵循“一河一策” 細化治理方案
在建立高效的工作機制時,《方案》專門強調要建立流域統籌協調機制,不僅要求一級河長統籌協調下一級支流河長開展工作,市水務部門負責統籌河湖流域治理重大技術線路和技術方案,協調解決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重大技術問題,還提到市、區、街道級河長根據河湖流域特點和治理要求,組織細化落實“一河一策”方案,協調、推動、解決河湖治理、管理、保護工作中的具體事項,實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統治理和聯防聯控。
同時,在河長工作會議制度中強調,總河長每年召開兩次會議,部署推行河長制年度工作任務、進行河長制工作總結;市、區、街道級河長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市、區、街道級河長在召集研究解決所負責河湖有關問題時,相關部門須積極參加、全力支持。
河長還明確要展開定期巡查,市級河長每季度巡查不少于1次,區級河長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街道級河長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重點巡查河道管理養護、防洪度汛、重點工程建設及污染源、違法建筑管控等工作,組織做好巡查記錄,及時處置存在問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還將建設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統,搭建信息管理共享平臺,開發河長制管理應用軟件。自6月起,各區河長辦每季度將河長制實施進展情況報送市河長辦。每年1月10日前將上年度年度總結、自評結果等相關材料書面報送至市河長辦。區、街道負責建立區域信息管理系統,與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統對接。
河湖邊豎河長公示牌 治理信息一覽無余
為了能加強社會監督,《方案》中特別提出將聘請社會監督員對河湖管理保護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在主要河湖顯著位置豎立河長公示牌,標明河長職責、河湖概況、管理保護目標、監督電話、微信公眾號等內容,開發河長制管理應用軟件,提高全社會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
此外,還將加大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宣傳力度,發動、依靠、鼓勵群眾參與河長制工作,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河湖健康維護的宣傳教育,樹立河湖管理保護先進典型,曝光涉水違法行為,增強社會各界保護河湖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引導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參與、監督河湖管理保護的良好氛圍和依法治水、齊抓共管的社會環境。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