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討論循環經濟的定位有點像“盲人摸象”:一群盲人去摸一頭大象,摸到象腿的人認為象是柱子,摸到肚子的人認為是堵墻,摸到耳朵的人認為是把扇子。不同學者對循環經濟的定位亦然。有人認為循環經濟是資源戰略,有人認為是環境戰略,有人認為是發展模式。這些定位并無對錯之別,均是正確的,僅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循環經濟是一種資源戰略
循環經濟,首先是一種資源戰略。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原則,就是從資源或物質循環利用角度提出的。從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基本特征出發,循環經濟的減量化不是簡單地降低資源消耗總量,而使資源盡可能得到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達到提高資源產出率和減少廢棄物排放的目的。西方國家的工業化是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特征,我國已經不具備照搬這種模式來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和條件。
資源的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及廢物資源化,一直是我國資源節約的主要手段。重視物質的循環利用,我國古已有之。唐朝時珠江三角洲出現的“桑基魚塘”雛形,20世紀50年代的廢舊物資回收,均是要提高資源效率。而20世紀50年代的“牙膏皮換牙膏”(抵押政策的早期操作形式)只是一種激勵措施,希望以此來緩解物質供應的匱乏。
“廢物是錯置的資源”,被許多循環經濟學者看成至理名言,是一些學者在做規劃時追求產業鏈的完美延伸。事實上,有些物質可以循環利用,有些則不然。可以工業化循環利用的物質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的物質循環,在技術上可行,在經濟上合理。例如,各種廢金屬、塑料、紙張、玻璃、催化劑、水等。第二類的物質循環,在技術上可行,但在經濟上不一定劃算,如一些建筑材料、包裝材料等。第三類的物質循環,幾乎無法實現,例如表面涂層、油漆、殺蟲劑、除草劑、防腐劑、防凍劑、炸藥、燃料、洗滌劑等化工產品。因此,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中,應采取差別化對策盡可能循環利用上述三類物質:應使第一類物質盡可能得到最大化的循環利用;對第二類物質,要研究循環技術的實用性和經濟學,盡可能使企業有利可圖;對第三類物質,要研究代用品或替代方法,如用生物法替代殺蟲劑等。
尤其需要提出的是,盡管鋼鐵行業已經研發成功熱能的分級利用、梯級利用技術,但能源特別是蒸汽等熱能是不能循環利用的,否則永動機早就造出來了。從這個角度看,討論能源循環經濟時,需要特別重視循環利用的對象,以免似是而非。
嚴格地說,減量化是針對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而言的,如果將之推廣到資源利用或資源消耗上,則不一定屬于循環經濟范疇。典型的例子是,電子管計算機在橫空出世的時候有三間房子那么大,但CPU的速度只是現今的萬分之一;現在的計算機一個人就能隨身攜帶或手提著到處跑,這樣的減量化算循環經濟嗎?
循環經濟是重要的環境戰略
發達國家最初從廢物管理角度提出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環境保護措施。我國環境保護管理界和理論界,早就有源頭預防環境污染的認識。1973年我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提出“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32字方針。綜合利用放在靠前的位置,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也早就出現在我國第二次工業污染防治大會文件中。
我國最先引進循環經濟概念和國際經驗的,是環保領域的領導和專家。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或效果之一是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得到江澤民和胡錦濤兩任總書記的高度重視,國合會、全國人大環資委、環保部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功不可沒。十八大報告中,將“節約資源”上升到了“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的高度,說明循環經濟對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均十分重要。
轉變環境污染“末端治理”模式,是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出發點。相較于循環經濟,環境污染的“末端治理”措施,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一是一種被動的策略,不可能從根本上避免污染問題的產生;還存在污染物轉移的風險,即污染物以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如電廠脫硫將大氣污染物轉變成了固體污染物;污水處理后的污泥也成為新的污染源。二遵守收益遞減規律,隨著污染物的減少需要投入的成本越來越高。三傾向于對已有技術體系的強化而不是創新,發展中國家依賴于發達國家的污染治理技術而不是采取更現代化的技術,阻礙了技術跨越。四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企業滿足于遵守環境法規而不是在開發利用污染少的生產技術、設備和工藝上投資,甚至不惜采取各種手段非法偷排污染物。五不能有效遏制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如啤酒生產中的廢棄物部分是來自啤酒瓶的破損,酒糟是可以循環利用的有機質;如果從優化生產工藝入手,可以花更少投入就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六政府行政監督管理的成本高。“末端治理”是一種只投入而不產生經濟效益的措施,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早已放棄了這種費而不惠的解決污染問題的技術路線,循環經濟則是環境保護措施的“升級版”。
清潔生產,既是環境保護的措施,也是企業循環經濟的實現形式。1989年5月,聯合國環境署提出清潔生產概念,通過審核、工藝篩選、實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術和管理手段,以過程控制替代末端治理,以便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危害最小化,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世界各國廣泛應用的清潔生產工具,包括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管理體系、生態設計、生命周期評價、環境標志和環境會計等。這些工具無一例外地要求在實施過程時深入到組織的生產、營銷、財務管理等領域,從原材料和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制、管理、員工、產品、廢物等方面加以循序推進,以克服生產和環保“兩張皮”問題,將污染物消滅在產生之前。
循環經濟是一種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是一種發展模式,也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和消費中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要求。傳統的經濟增長將地球看成為無窮大的資源庫和排污場,經濟系統的一端從地球大量開采資源生產產品,另一端向環境排放大量廢水、廢氣和廢渣,表現為“資源—產品—廢棄”形式,是一種大量開采、大量生產、大量廢棄的線性增長模式;循環經濟按“物質代謝”、“產業共生”等關系延伸產業鏈,以“資源—產品—廢棄—再生資源”為表現形式,是一種集約化的增長模式,也伴有新的產業形態。
從發展模式角度界定循環經濟,比資源戰略、環境戰略要寬泛一些;畢竟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需要投入產出分析;政府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則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資源戰略和環境戰略,是部門管理的專業問題;而發展模式,則需要更高層次的統籌協調。即使從資源戰略看,也從過去主要強調廢鋼鐵、廢玻璃、廢橡膠等的回收利用,拓展到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從生產領域擴展到生活領域;從坐等上門收廢品到法規和標準約束下的市場機制利用。清潔生產原來主要在單個企業內部施行,而循環經濟則可以在更大空間配置資源,通過延長產業鏈,將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級利用,形成工業共生關系,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循環經濟看成資源戰略、環境戰略和發展模式,均是正確的。現在又提出循環經濟的定位問題并非新事,但理還是那些理,話還是那些話,只是“歲歲年年人不同”。從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看,作為資源戰略或環境戰略,是地方資源或環境主管部門的事情;而作為發展模式,在我國新常態下則是地方黨委和政府的事情。換言之,從發展模式角度界定循環經濟,遠比資源戰略或環境戰略角度界定要更為寬泛、更為重要。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