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底前,福創溪-大排溝水體基本消除黑臭;2017年11月底前,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水十條”頒布以來,各地關于黑臭水體治理的需求爆炸性地增長。對于正在力爭“雙創”的海南首府海口,這道紅色的“時間警戒”更加迫在眉睫,僅在今年5月,即一次性公布了6個項目的評標結果。最終,這個地處海口正在重點開發的桂林洋熱帶農業產業園的福創溪-大排溝項目,被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天環境”)一舉摘得。
如今,兩個月過去,福創溪-大排溝項目的各項工作早已陸續就位,并正在著力通過“三個第一”,探索出最適合南方地理氣候條件的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打造出一個黑臭水體治理的“海口樣本”。
難度系數NO.1
據了解,福創溪-大排溝項目的大排溝段直經桂林洋熱帶農業園,匯入福創溪下游,而福創溪緊鄰農業園,是桂林洋水系主要的入海口,對于盤活區域環境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助推產業結構升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熱帶農業園區域地處低洼,降雨量一旦較大就會形成內澇,加之整個區域緊鄰海邊,海水漲潮將導致洪水和澇水無法排海,進一步加劇桂林洋區域內澇。
因此,業內早有相關評論道:“作為城市流域治理項目,它涵蓋了從岸上的截污和污水處理,到岸下的水生態修復等全方位要素,對投標人的能力要求極高。可以說,城市水環境綜合服務商的概念有望在本項目中實現全面落地。”
“幾乎堪稱是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里面,難度系數最高的項目之一了!”博天環境集團助理副總裁張倫梁半開玩笑地說。然而,作為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他從未感到輕松。
作為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福創溪-大排溝項目包括了市政、水利、園林、環保等多個基礎設施的建設內容,工程范圍涵蓋污水處理、市政管網、防洪工程、水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園林景觀和信息監控等。
海口市副市長文斌帶隊赴項目現場調研
各類工程相互銜接、相互交叉、相互制約,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有兼具全方位技術能力和超大型項目統籌實施經驗的水環境綜合服務商,才有可能實現治理目標,而這樣的服務商在國內仍屬鳳毛菱角。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項目還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從傳統水利向現代生態水利轉變的治理思路,力求達到確保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構建水文化、發展水經濟的五位一體的目標。”博天環境集團副總裁兼海南北排博創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遲娟介紹說。
一是水安全,提高河道行洪治澇能力,達到20年一遇防洪排澇標準;二是水環境,在2016年底水體基本消除黑臭,2017年底水體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三是水生態,恢復水體生態系統,構建人工濕地,營造具有熱帶風情的優美濱河生態岸線景觀;在水文化和水經濟的構建方面,博天環境還將因地制宜打造“十里水鄉、人水相親”的和諧環境,致力于在為當地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的同時,輔助當地政府大力發展水文化旅游經濟。
如此復雜的水環境治理需要,張倫梁相信,“不管是截污、控源、治理,水生態的修復還是景觀設計,在技術上實現預期效果肯定是沒問題”。二十一年的行業深耕,強大的專家技術團隊和專利專有技術資源,20余項水環境治理類PPP項目業績經驗……張倫梁胸中顯然有十足的把握,唯一可以讓他焦慮的只有“時間”,“確實太緊張了”!
此外,要想真正加快海口項目的治理步伐,“同步實現控源和治污是突出難點,河道周邊和上游存在大量分散排污點,污染源暗排及偷排現象嚴重”,在遲娟看來,對污染源的截流收集是第一步,而其中涉及到大面積的征地拆遷問題亟待解決,“這是整個項目周期的決定性因素”,遲娟說。
技術實力NO.1
時間緊、任務重,不是福創溪-大排溝項目的獨特問題。自去年底“水十條”正式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黑臭水體市場需求瞬間爆發。僅在2016年元旦前后,就不完全統計顯示,全國流域治理類的項目市場總量就迅速由330億元激增至將近1500億元。在國家政策的紅色警告面前,各地都在拼命“趕路”。
就國內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各家采用的治理思路大體相近。如何能夠滿足各地政府在治理時間上的剛性需求,高下就在技術細節上見出分曉。
“例如,外源污染采用什么樣的工程方式來截?內源清淤,清出來的污泥具體怎么處置?才能幫助客戶實現最高性價比的治理方案?”張倫梁說,這些都是博天環境的技術團隊長久以來一直在努力的,如今終于看到了成效。
福創溪—大排溝流域水葫蘆清理工作
在他看來,包括大排溝-福創溪項目在內的海口市6個PPP項目招標時,博天環境能夠一舉摘得其中5個項目的技術評分第一名,這本身就是對其技術能力的口碑認證。
“我們有許多自己的核心技術,目前團隊正在進行詳細的設計和篩選,就是要看哪些技術運行最便宜,效果又好,對客戶而言的性價比最高,這是我們的總體原則。”張倫梁說。
據了解,在大排溝-福創溪項目中,博天環境旗下全資子公司普世圣華提供了大量由其自主研發創新的技術手段,例如土著微生物及載體化技術、強化耦合生物膜技術和淤泥原位修復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等,并通過特種微生物、強化生物載體和特種增氧技術強化景觀人工濕地對氨氮和總氮的去除效果。
“這樣一來,能夠大幅減少濕地的占地面積,優化水生植物選型和搭配,全面提升景觀效果和出水水質。”作為水環境治理的資深技術專家,遲娟知道:這樣的方案能夠幫助客戶最快速、有效地消除水體黑臭,并且顯著節約人力、物力消耗,實現水環境治理的“性價比”,而這是她和團隊晝夜奮戰的最高目標。
而廣受行業關注和認可的“魔力菌”也將被運用于海口項目中,該微生物菌劑博天環境自主研發,并曾在2015年環保創業創新黑馬大賽中獲得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博天環境還為海口項目搭建了國內領先的城市智慧水務綜合管理系統。根據遲娟的介紹,該系統由博慧科技提供,能夠對流域范圍內水文、水利和水質參數進行實施監控和三維動態模擬,具有視頻全線監控、數據實時傳輸、統籌安排調度、及時監測預警等功能,能夠對河道水質、排水管網、排澇泵站、防洪閘壩等進行智能化管控,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掌控河道兩岸情況,便于各政府部門統籌安排水利、環保、市政等相關工作,大幅提高管理水平。
項目實施NO.1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口項目完全采用市場化機制進行運作,在全國范圍內首創黑臭水體治理的創新樣本。
那就是,請企業全程參與水體治理,后期按照效果付費。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結合自身技術優勢,提交技術方案和投資報價,中標后參與整個項目的設計和全過程投資,后期負責施工和運營。政府則完全采用市場化機制,通過考核水質達標情況來判斷是否向企業支付費用。
如此一來,只有那些真正追求品質、效率優先、為治理效果負責任的企業,才能最終取得“勝利”;作為政府來說,通過流程優化大量節約了時間成本,貫穿全程的項目實施監控減少了政府資金浪費,驗收與付費直接掛鉤確保了治理效果,形成了“雙贏”的合作局面,真正實現了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建設的效益最大化。
淺水式固定化微生物發生器下水施工完成
以福創溪-大排溝項目為例,自中標以來,博天環境海口項目公司全面開啟“5+2”、“白+黑”的工作模式。“我們這有許多同事,剛入職第一天就被派到海口,直到現在還沒回過家。”而這還不夠,“品質第一,這是博天環境的傳統。”張倫梁說。
為了確保水質達標,博天環境的項目公司與海南師范大學開展合作,對水質和底泥進行試驗,力爭找到最佳的技術方案,實現淤泥的資源化利用。同時,為了確保設計和后期施工銜接,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在具體技術路線方案上反復討論推敲,僅項目建議書就反復修改20余次,先后3次內外部評審。
截至目前,福創溪-大排溝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研、環評等各項前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待批復之后,即可馬上進入實質性的施工階段。
在不遠的將來,博天環境海口項目團隊希望,能夠全力協助當地政府盡快消除黑臭水體,重塑宜居海口,并通過沿河特色生態農場、濱水垂釣園、農家樂等業態設置,助力周邊桂林洋熱帶農業園建設,協同區域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