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中下旬以來,區政協17個界別委員以及在虞的紹興市政協委員分成8個民主監督組,開展以“齊心合力助推‘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為主題的“界別活動周”活動。
區政協主席盧一勤,副主席趙暢、徐光仁、吳建平、傅亞文、章穎芳、蒲偉明,秘書長任一芳,各委室負責人分別到各民主監督組參加活動。委員們深入企業、農村等,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隨手拍照等多種形式開展民主督查,傾聽民聲,廣納民智,履職建言,獻計獻策。
盧一勤在參加浙東古運河上虞段治理民主監督組督查活動時,通過實地踏看或乘船察看了解古運河曹娥段和東關段河道水質、河面及兩岸保潔情況,詳細詢問每一河段的長效保潔機制落實情況,當看到上虞段河道保潔制度已建立,水質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河面漂浮物及岸邊垃圾堆積物等未整改到位,盧一勤一一隨手拍照記錄,并希望當地鎮村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責任,查找污染原因,注重源頭治理,落實日常監督活動,完善長效機制落實,使浙東古運河能重現清亮河水。
工業污染治理民主監督組的委員們走進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地踏看閏土生態工業園生態化循環治污模式,聽取我區工業污染治理工作情況及新環保法相關整治規定。當了解到依據新環保法,企業偷排漏排工業“三廢”,將被依法實施罰款甚至行政拘留等處罰時,委員們建議我區相關部門在嚴控重污染行業發展的同時,要加強新環保法內容宣傳,增強企業新環保法意識,倡導工業治污循環經濟。
農業污染治理民主監督組來到梁湖鎮潘家陡村,看到該村關停拆除3000平方米的畜禽養殖場后,土地已被平整復耕,周邊居民對此反響良好。在驛亭鎮白馬湖村趙渭源豬場,通過實施農牧循環工程,使豬場排泄物變廢為寶成沼氣沼液,實現資源化利用。對此,委員們建議我區農林漁牧局要加以推廣宣傳好經驗和做法,繼續做好畜禽養殖場整治后續文章,落實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我區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隨著全區首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行村開始投用,一些村干部反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日常運行和維護中,處理池的用電以工業用電計價,費用較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民主監督組的委員們在深入鎮村走訪了解后,撰寫社情民意向省政協建議,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電費調整為按農村生活用電價或農田灌溉用電價,目前已喜獲批復。同時就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委員們提出要多方籌資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細化各項設施運行維護長效機制建設。
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民主監督組在實地踏看了鳳山路截污排澇工程、九浸畈鳳鳴山莊截污工程,聽取我區城鎮生活污水治理總體情況介紹后,委員們就城鎮生活污水治理長效機制建設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要加大部門聯合治理污水力度、激活民營資本參與污水治理等意見建議。
河湖治理民主監督組的委員們在驛亭鎮白馬湖、東泊和西泊實地走訪時看到,湖面十分整潔,水質不斷改善,所在春暉村村容整潔美麗,委員們就深化 “河湖治理”與“美麗鄉村”融合建設問題,提出要注重“治理污染源頭、河湖保潔、群眾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和健全,并實施有效的群眾監督。
“三河”整治民主監督組在實地踏看了梁湖西興河整治情況,百崧河三環橋監視點抽查斷面水質情況,聽取我區河道整治“百日攻堅戰”行動開展情況及河道斷面水質總體情況后,就“三河”整治難度大、時間長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委員們建議要規劃好近期、中期及遠期整治工作目標,從源頭根治入手,獎罰并舉,深化落實長效管理舉措,不斷鞏固整治成果。
參加小越鎮孔家岙村生活污水治理民主監督組的委員們在聽說該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內河道砌石護岸工程因缺少資金擱淺后,大家踴躍建言獻策。有委員還建議該村可以借鑒生態河道建設模式,采用松木樁護岸,在岸邊種綠草坪,讓美麗鄉村建設更自然和諧。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