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供水凈水、支撐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防洪等重要功能。然而,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工農業生產等活動影響,我省多地不少天然濕地頻頻被工程占用,或被圍堰開墾,造成水質污染、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問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從2007年至2013年的7年間,全省共建濕地公園65處,總面積13.9萬公頃,再加上保護體系不斷完善,我省濕地減少的狀況得到初步遏制。
減 16萬公頃天然濕地成“失地”
進入21世紀以來,鄱陽湖區持續出現低枯水位提前、時間延長新情況,這對濕地保護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
我省有天然濕地面積116.61萬公頃,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9%。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數據顯示,與2003年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相比,10年來,我省天然濕地面積減少了16.25萬公頃,占濕地總面積的18.6%。
濕地面積不斷減少,導致濕地生態環境開始退化,濕地生物多樣性有所減少,灘涂草洲植被面積逐年縮小,魚類、貝類等生物資源衰退,一些重要的洄游性魚類也瀕臨滅絕。
今年5月開始,省人大執法檢查組赴我省多地檢查《江西省濕地保護條例》貫徹落實情況,發現不少問題。有專家直言不諱:我省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下降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濕地圍墾、盲目開發及亂占亂用、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在一些地區不同程度存在。
檢查組發現,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碟子湖大道,就有兩處濕地去年被納入建設用地規劃;南昌縣三湖保護區與鄱陽湖南磯濕地保護區交界處出現大面積圍墾濕地行為;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黃家湖原有65.39公頃,由于周邊房地產開發商非法填埋,湖面出現大面積萎縮。
在當地居民的印象中,碟子湖以前呈現的是水波蕩漾、水草豐美、飛鳥翔集的畫面,該濕地最大時面積達到10公頃。
“碟子湖濕地不僅具有防洪排澇功能,也是眾多候鳥的天然棲息地。”南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說,由于周邊工地的非法侵占以及向碟子湖傾倒工程淤泥,致其水源被截斷,水質變差。
增 7年建成65處濕地公園
從此次執法檢查情況看,我省保護濕地工作迫在眉睫。
但可喜的是,目前,我省已有約42%自然濕地納入了保護體系。為了保護“地球之腎”,我省成立了濕地保護專職機構,并投入大量資金開展了濕地保護修復工程。近年來,我省集中力量在鄱陽湖區開展了退田還湖和移民建鎮工程,先后將90多萬人遷出湖區,還江還湖面積1524平方公里,使鄱陽湖的面積基本恢復到1954年的水平,蓄洪能力增加到359億立方米。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省濕地公園一個接一個建成。據介紹,我省濕地公園籌劃和建設呈快速推進態勢,一個個濕地公園的問世,我省濕地煥發出新活力。
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3年的7年間,全省共建立濕地公園65處,總面積13.9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0.83%。其中,國家濕地公園18處,總面積11.4萬公頃,濕地面積9.1萬公頃;省級濕地公園47處,總面積2.5萬公頃,濕地面積1.82萬公頃。
生態專家認為,避免濕地變“失地”,除了大力推進濕地保護法規條例外,還應建立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濕地生態補償、生態補水、征占用管控等制度,充分調動各方面保護濕地的積極性。另外,要將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將濕地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范圍。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