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已破千重浪,興業猶需百尺竿。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集中論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2015年,全國環保系統要將工作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深刻把握,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新常態。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引領環境保護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
大氣、水、土壤,每一個領域的環境問題,都在困擾著身處其中的人們;環境質量差、環境風險高,每一個環境問題,都在考驗著當代中國的智慧和勇氣。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越近,越需保持清醒的認識;建設美麗中國的任務越重,越需保持昂揚向上的狀態。我們必須深刻認清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戰略地位,讓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環境保護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破解生態環境瓶頸已是時不我待,要求我們要在短時間內將美麗中國的發展理念付諸實踐。這中間,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關鍵。
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完全轉變,生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環境管理體制機制存在諸多問題,僅靠“調整”、“優化”已經難以“治本”,到了必須對不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制度、體制、機制進行大手術、有大動作的時候了。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大局,拿出狠勁、韌勁,以釘釘子的精神,審時度勢,科學謀劃,加快深化環保領域改革,全面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以全面依法治國強化環境保護工作
法治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法治基石。
如果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問題是環境問題,那么,環境領域依法治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依法行政問題。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新形勢下,環保戰線的同志要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勇氣,敢于亮劍,勇于出拳,全力實施新《環境保護法》,依法嚴厲懲處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做到零容忍、全覆蓋,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同時,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為解決環境問題獻計出力。
——以全面從嚴治黨保障環境保護工作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環境保護部日前召開了直屬機關2015年黨建工作會議,會議強調,不斷加強新常態下的作風建設,把這項工作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和深化,作為推進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要在思想上、行動上真正徹底告別“四風”,堅決杜絕懶政怠政,適應新常態。
從嚴治黨,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進而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熱情,推動各級干部在崗、在位、在狀態。
把管黨治黨責任進一步落到實處,加速形成環保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本文來自《中國環境報》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