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省住建廳召開關于安徽省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PPP工作新聞發布會。根據安徽省《關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省內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縣城區基本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
2020年省內各市基本建成海綿城市
“所謂的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我們就是要把城市建設的像一塊海綿一樣,既能蓄住水也能排出水。”省住建廳廳長侯淅珉表示,建設海綿城市是為了推進城市建設綠色發展,海綿城市建成之后,將會達到“滲、滯、蓄、凈、用、排”相結合的雨水控制效果,完成節水型城市創建,對城市的供水、供熱、供氣管網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目前,池州市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已經在園林綠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區等方面取得進展。同時合肥、亳州、蚌埠、滁州、蕪湖、宣城、銅陵、安慶、黃山等9個省試點城市及蕪湖縣、南陵縣、涇縣、潛山縣、全椒縣、宿松縣等6個試點項目開始先行先試。
根據安徽省《關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17年,試點城市要取得成效,城市內澇點基本得到解決,城市建成區年徑流控制率達到70%。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縣城區基本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
未來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當被問及海綿城市如何建設,與廣大市民生活有哪些聯系時,省住建廳副廳長吳桂和給出了答案。“海綿城市的建設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為城市增加海綿體。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加快,城市地表硬化的情況越來越多,當雨季來臨,地表水無法順利排出,勢必造成積水內澇。我們現在就是要減少這種土地硬化,例如在停車場修建時采用滲水磚,在部分慢車道鋪設滲水瀝青,下雨時雨水能夠滲進地表內部,能夠起到排水蓄水的作用。”
同時,海綿城市與廣大市民的生活其實密切相關。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年只要暴雨來臨,城市的部分地段總會形成積水甚至內澇,對廣大市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困擾。當海綿城市建成之后,城市海綿體將會吸收大部分的地表水,方便市民的出行,真正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PPP項目助推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在發布會上,侯淅珉廳長還向大家介紹了安徽省第二批城市基礎設施PPP項目情況。全省第二批城市基礎設施PPP發布項目共67個,總投資達424.46億元,涉及到城鎮地下綜合管廊、城鎮供水、城鎮交通、污水和垃圾處理、城鎮生態園林和水環境等,這些項目與海綿城市都有著密切的關聯。
下一步,我省還將加快培育海綿城市建設、PPP專業咨詢機構,大力培養專業人才,提供技術支撐,加強與國開行、農開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為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基礎PPP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