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舟山市治水辦獲悉,在鞏固“清三河”及剿劣成效基礎上,舟山今年將啟動“品質河道·碧水行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要創建成功100條“品質河道”,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優美水環境,助力品質舟山建設。
“建設‘品質河道’,實現水環境提升,是新時代對治水工作的要求,是鞏固提升剿劣成果的現實需要,也是對現有治水成功經驗的再實踐再應用。”市治水辦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市累計完成“五水共治”投資34.61億元,完成率為113.5%,排查出的426處劣Ⅴ類小微水體全部提前完工并銷號,實現了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剿滅劣Ⅴ類水的目標任務。此次三年行動計劃的全面啟動,既是剿劣工作的再延續,也是深化“五水共治”的新抓手和新載體。
河面碧波蕩漾,河水清澈見底,水下有魚兒,水面有“噴泉”……站在普陀山司基畈河、洗心池旁,市治水辦負責人說,這就是未來“品質河道”的樣板。
品質河道,核心在“品質”。根據創建要求,品質河道建設將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建設等相結合,圍繞水質提升、河道治理、景觀打造、文化挖掘等展開治理。屆時,通過驗收的品質河道,不僅水質要達到Ⅳ類以上,還要有水系連通、堤岸邊坡、親水便民設施、休閑景觀節點、水利風景區、濱海文化景觀等,具備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品質”。
目前,“品質河道·碧水行動”三年計劃還在征求意見,但總體目標已明確,將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高水平落實“河長制”,以創建“品質河道”為抓手,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做到污水“應截盡截、應處盡處”,全市飲用水源地和交接斷面水質力爭100%達標;各縣(區)、功能區和開發區力爭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區”,各縣(區)全面建成“美麗河湖縣”。
治水,關鍵要治根源。據介紹,今年啟動的“品質河道·碧水行動”三年計劃,將把治水與治氣治土相給合,全面打響“治水治污大會戰”。未來3年,舟山市將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水氣土污染防治、飲用水源達標、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治理提升、防洪排澇、河長制標準化管理等10大專項行動,確保讓品質河道成為品質舟山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根據計劃,今年舟山市要創建完成30條以上的品質河道。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