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眼前的這片渣場就會被改造成一個人工濕地公園,促進整個工業園區的環境改善,成為工業園區名副其實的‘綠肺’。”工程技術負責人栗志剛對記者說。
近日,總投資1.66億元、占地面積55公頃的科爾沁工業園區(南區)水資源綜合利用及人工濕地生態一體化項目全面恢復施工,預計今年10月試運行,其他綠化、人造景觀等配套工程將在2018年全面完工。
項目采用PPP方式建設,是自治區第三批PPP推介項目,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人工生態公園為一體,通過建設風景優美的濕地公園,深度凈化城鎮生活污水和工業園區內的工業污水,實現水資源的可再生循環利用,保障下游灌溉用水安全,同時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項目建成后,人工濕地日處理中水能力將達到5萬立方米,中水回用規模每天可達到3萬立方米。
“木里圖污水處理廠已與梅花生物簽訂協議,整個項目正式運行后,將為梅花生物提供每天不少于1.5萬立方米的達標中水作為循環冷卻用水和鍋爐用水,減少工業對地下水資源的消耗。“木里圖污水處理廠中控室主任楊宇介紹。
“濕地公園的主要功能還是修復生態和凈化污水,形象地說就是‘污水進來,清水出去’。公園將栽種幾十種用于修復水質、水體的陸生、水生植物,構成一套天然的污水處理系統。工業園區企業排放的污水經木里圖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進入人工濕地,通過植物根系吸附有機污染物進一步凈化后,這些水可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高于景觀用水標準。”栗志剛站在項目展板前對記者介紹。
濕地公園還將建設人工湖、球類運動區、運動步道、林下漫步道、植物展示區等。相信不久的將來,通遼市市民又多了一個休憩、游玩的好去處。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