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清明暴雨,讓武漢再次“看海”,市民吐槽不已。因禍得福,4月9日,武漢市正式入選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每年雨季江城的尷尬狀況將會緩解。
未來中央將直接投資15億元支持武漢城建。武漢市方面也積極表示,三年內共計將投入102億元,以點帶面探索城市治水新模式。
建設海綿城市 “中西醫結合”來治水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下大雨時就吸水,干旱時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來,以有效地防止城市內澇。這樣的構想,讓人怦然心動。
傳統城市硬化路面過多,逢大雨便“水漫金山”。海綿城市即通過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透水路面等“綠色”措施蓄水、排水和凈水,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實際上是將人類侵占自然界的地盤退出來,使城市中的水循環恢復成自然狀態。
“以前城市水系建設就像用西醫,做手術。管道越建越長,泵站裝機量也越來越大,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市政研究所總工陳雄志說,海綿城市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還原地塊自身消化、凈化能力,“中西醫結合”打造全新治水理念。
根治“看海”亟需模式轉型
武漢市水資源豐富,“優于水也憂于水”。長期以來,武漢市面臨著汛澇同期的局面,雨季泵站抽排壓力巨大,易積水內澇。而城市雨污分離不足,河湖污染也長久難以根除。水質惡化壓力大。年年治理年年“看海”,治水模式亟待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武漢作為試點也有自身優勢。武漢市是全國唯一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節水型社會“雙試點”城市。與水斗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上市內河湖眾多,水網發達,為海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調蓄空間和良好骨架。選擇武漢試點能為全國其他城市提供典型的示范樣本。
三年投百億試點 留住三個半沙湖
作為此次入選的唯一一個副省級特大城市。國家財政在隨后三年將分批共計投入15億元支持武漢城建。武漢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副處長劉青表示,武漢市將采取“2+N”模式開展試點建設和探索。
其中兩處示范區已經明確。青山示范區面積23平方公里,四新示范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02億元對這一舊一新兩個示范區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和管理機制的探索與創新。此外,武漢園博園為依托進行園林排水多樣化技術的遴選;武漢中央商務區城市綜合海綿體試點等多點結合。形成經驗后在全國推廣。
讓內澇不再成為城市運行的“心病”。武漢市水務科學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李敏介紹,根據規劃,改造完成后,武漢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在75%以上。而具體到這兩個示范區,也就是每年有3600多萬方,超過三個半沙湖的水量將被留在自身區域內,就地消化。
打造會“呼吸”的江城
海綿城市建設,將會給城市帶來‘透、靚、凈’的全面提升。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斐暢想海綿城市建設的效果。
透,通過透水廣場、透水停車場、透水鋪裝等措施,讓城市地面“透氣”、“透水”,給城市自然呼吸空間,打造會呼吸的江城。靚,河道駁岸改造、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系列措施,裝扮綠色城市。凈,通過生物滯留、植草溝、人工濕地等措施,治理初雨,改善水質,還市民一個生態宜居之市。
“讓水源更豐,出行更安,綠化更靚,生態更優,城市更美。”張斐表示。
本文來自《荊楚報》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