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標準、高效率完成省市交辦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南通市崇川區順應群眾期盼,以問題為導向,補齊短板、加快步伐、強勢攻堅,2018年開始集中推進新勝河等36條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區住建局五月份牽頭對36條黑臭河道逐條進行了拉網式排查,針對河道污染的原因提出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日前崇川區召開全區黑臭水體兩岸違章建筑整治推進會,正式吹響了崇川區黑臭河道污染整治行動的號角,下一步區政府將落實環保、城管、住建等職能部門和屬地街道,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經深入調查研究,崇川區初步制定了“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暢流活水、生態修復、長效管護”的技術路線。控源截污先行,推進河道兩側拆遷拆違,整治河道排口,追根溯源,杜絕污水直排河道現象;試點住宅小區雨污水整治,從源頭治理生活污水排河;系統診斷管網問題,實施管網改造、截污納管、雨污分流和缺陷管段整治工作,提升雨污管網排水能力;對五小行業、企業單位等非法排污行為將重拳出擊,利用行政處罰、公益訴訟等法律武器集中整治亂排污行為。內源管控同步,河道內源清理重點是河道內部和沿岸垃圾、淤泥清理工作。對河道沿岸臨時垃圾堆放點進行一次性清理拆除,同時加強河道水面飄浮物落葉、塑料垃圾、生活垃圾等長期清澇維護工作;實施清淤疏浚工程,快速降低黑臭水體的內源污染負荷,增加水體透明度。暢流活水緊跟,因城市開發、河道水體覆蓋等原因造成河道狹窄、斷頭的情況較多,水體流通緩慢,水循環能力較差,容易造成水體黑臭。要打通斷頭河,實施河道疏浚貫通工程,創造條件將暗涵(管)改為明河與橋,加強水系連通,增強水動力。生態修復收官,按照習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對符合條件的河道要逐步開展生態修復工程,進一步增強河道的自凈能力,全面消滅黑臭。長效管護常抓,結合城市排污管理、河長制、水行政管理等涉水管理體制,建立河道長效管護機制。充分發揮河長制高位統籌、協調的職能優勢,建立聯動治水機制,推動河道綜合治理、包干到人;加大宣傳力度,發動社會公眾參與治水行動;建立智慧水務一體化系統,提高河道管理效率,確保黑臭不反彈。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