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加強頂層設計,又要落實落細。今年,新橋鎮將黑臭水體治理作為全鎮“263”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開拓思路、創新舉措,使黑臭治理變為亮點工程,形成了監督、整治、管理“三位一體”的河道水環境治理新常態。
近年來,新橋鎮作為北部新城核心區,在推進新龍國際區建設的城市化進程中,部分建成區河道不得不暫時被隔斷,水體不流通影響水環境。該鎮轄區內嫩江河全長約4公里,寬約30米,東起通江路,西至龍江路,周邊均為居民小區和學校,是典型的城區內河道。由于軌道1號線施工,東西兩頭被隔斷,中間約1.5公里河段變成死水,加上周邊小區生活污水混排現象,造成水體變質。
今年3月份,市委書記費高云在視察嫩江河時指出,水環境整治要綜合規劃整個片區水系,發揮好河道防洪、排澇和美化環境等綜合功能。為此,新橋鎮聘請專家聯合專業機構編制了《黑臭水體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同時,以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對轄區整個水系環境治理做好頂層設計,“個性化”制定了包括嫩江河在內的19條主河道的“一河一策”水環境提升方案,形成了科學、高效、持久保障轄區生態水環境的綜合治理“良方”。投入800多萬元,對河道清淤截污、拓浚溝通、建泵補水、生態修復,改造管線達6000多米,清淤3.3萬立方,在嫩江河與藻江河交匯處建設調水泵站,活通城市水脈,提升自凈能力。
同時,健全和完善“河長制”長效管理機制,對河道進行全方位管控。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對沿河排放口進行“身份登記”,聯合水體監測單位對河道水質定期采樣監測,錄入手機客戶端,引用互聯網監控等技術,掌控污染源和水質變化情況,全面提升水環境治理效率。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