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發布,這兩天,途經江灣市河、南泗塘的市民會發現河里多了一抹抹綠色。虹口區新聞辦說,這些綠色植物叫生態浮床,是用來幫助河道水體恢復自我凈化功能的。目前兩條黑臭河道治理工程已接近尾聲,河道水生態修復工程預計本月底全面完工。
同時,河道周邊環境修復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虹口港濱水步道一期、二期連通通道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虹口港濱水步道三期也正在加緊施工,預計將于2018年底全面貫通。
虹口區采取積極措施恢復水體自凈能力,對江灣市河、南泗塘開展水生態修復工程,為河道安裝生態浮床和曝氣復氧裝置。“生態浮床”中的浮水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莖、葉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物質,從而起到了凈化水體的作用。此外,由于缺氧是污染水體普遍的特征,黑臭水體尤其如此,因此,在河里安裝曝氣復氧裝置,采用人工曝氣的方式進行充氧,可以加速水體復氧過程,有效改善溶解氧指標,提高水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
目前,南泗塘176套綠植浮床已全部下水安裝;江灣市河共計劃安裝416套綠植浮床,已安裝了256套。14套曝氣復氧裝置目前也正在管線鋪設中,整體工程預計5月底完工。
目前,虹口區內兩條黑臭河道——江灣市河、南泗塘的治理工程已接近尾聲,黑臭河道水生態修復工程預計五月底全面完工。同時,河道周邊環境修復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虹口港濱水步道一期、二期連通通道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虹口港濱水步道三期也正在加緊施工。
目前,虹口港濱水景觀步道三期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一、二期工程連接段——四平路地下人行通道工程也即將開工建設。
虹口港濱水景觀步道三期工程(東長治路至漢陽路段)將繼續延續總體設計風格,打造“一線兩岸三景”,在滿足步道交通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休閑玻璃廊架、親水木平臺、東西岸綠化帶和景觀空間,滿足市民親水休閑的意愿。
虹口港濱水步道自2012年啟動建設,全長約2.2千米,一期工程(四平路至漢陽路段)和二期工程(四川北路至四平路段)已分別于2013年7月、2014年年底竣工開放。預計到2018年底,虹口港沿岸濱水景觀步道將全線貫通,虹口的濱水生態也將逐步得到改善。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